喆律法律事務所
全台最多人使用的離婚法律服務
- 服務超過 108,956 人
- 全台 6 間分所,超過 40 位專業律師
- 商周、工商時報、ETtoday等知名媒體報導
由超過40名專精家事案件的律師和前新北、台中地院法官所組成的團隊,專門處理婚姻相關的法律問題!
夫妻債務有連帶責任嗎?什麼情況下要幫配偶償債? - 85010

雷皓明律師
2025-05-23 更新

本文將詳細探討法定財產制、共同財產制和分別財產制下的債務清償原則,並舉例說明什麼情況下夫妻需要共同承擔債務,如家庭生活費用和日常家務代理所生之債務等。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夫妻財產制與債務問題的關係,學習如何妥善處理婚姻中的債務風險。
一、配偶債務的法律責任
當夫妻一方負債時,另一方是否需要承擔清償責任?此問題涉及夫妻財產制與債務清償的民法規定。讓我們一起探討夫妻各自對債務所負的法律責任。
(一)民法對夫妻債務的規定
我國民法第1023條第1項明確規定,夫妻各自對其所負債務負清償之責。這意味著夫妻雙方作為獨立的個體,原則上應各自為自己的債務負責。換句話說,丈夫不需要為妻子的個人債務承擔責任,妻子也沒有義務幫助丈夫清償債務。
(二)夫妻各自對自己債務負責的原則
這項原則體現了現代社會中男女平等和個人獨立的理念。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,包括所產生的債務。此規定保護了夫妻雙方的財產權益,避免了因另一方的債務而使個人財產遭受不必要的損失。
然而,這一原則也存在一些例外情況,即在特定條件下,夫妻需要共同承擔債務。這些例外情況將在下一部分進行詳細討論。
二、例外情況:夫妻共同承擔債務
雖然民法原則上規定夫妻各自對自己的債務負責,但也有例外情況。在某些特定情況下,夫妻需要共同承擔債務,這意味著雙方對債務負有連帶責任。
(一)家庭生活費用所生的債務
根據民法規定,夫妻共同生活所必要的費用,如水電瓦斯費、房租、子女教育費等,均屬於家庭生活費用。這些費用所產生的債務,夫妻雙方都有義務共同承擔。即使債務是由其中一方簽約,另一方仍須負連帶清償責任。 舉例來說,如果丈夫以自己的名義簽訂電信服務合約,而該費用被視為家庭生活費用,那麼妻子也需要共同承擔繳納電信費的債務。
(二)基於日常家務代理所生的債務
民法第1003條第1項規定,夫或妻於家庭生活範圍內,有相互代理的權限。這意味著夫妻一方在處理日常家務時,所產生的債務,另一方也需要承擔。日常家務代理通常包括購買食品、衣物、日用品等家庭生活必需品。
例如,妻子在超市購買了家庭日用品,因為這屬於日常家務代理的範圍,所以丈夫也需要共同承擔此筆費 用。 總的來說,家庭生活費用和日常家務代理所生的債務,體現了夫妻在共同生活中的連帶責任。
(三)為配偶擔保債務
在日常生活中,夫妻往往會為對方的債務提供擔保,成為保證人。然而,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風險。當配偶成為對方債務的連帶保證人時,實際上等同於與債務人承擔相同的債務責任。
如果債務人無力償還債務,作為保證人的配偶就必須與其共同承擔債務清償的責任。這意味著,即使債務並非由保證人直接產生,保證人仍需以個人財產來償還這筆債務。在某些情況下,這可能會給保證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,甚至影響到夫妻的感情和生活質量。
因此,在為配偶的債務提供擔保之前,夫妻雙方應該充分溝通,仔細評估債務擔保可能帶來的風險。以下是一些需要考慮的因素:
- 債務的金額和期限
- 債務人的還款能力和信用記錄
- 保證人的個人財務狀況
- 債務違約可能造成的後果
只有在充分了解並接受這些風險的情況下,才建議為配偶的債務提供連帶保證。否則,夫妻雙方可能因為共同債務而陷入財務困境,進而影響彼此的關係和生活。作為夫妻,在為對方提供債務擔保時,務必審慎評估,以免因此承擔過大的財務風險。
三、夫妻財產制與債務清償責任
在台灣,民法規定有三種夫妻財產制,包括法定財產制、共同財產制和分別財產制。每種財產制對於夫妻債務的清償責任都有不同的規定。選擇適合自己的夫妻財產制,對於婚姻生活和財務規劃都有重要影響。
(一)法定財產制下的債務清償原則
在法定財產制下,夫妻雙方各自對自己的債務負清償責任。這意味著,如果 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產生債務,另一方原則上不需要承擔連帶清償責任。然而,如果債務是為了維持家庭生活所必需,或者是基於日常家事代理權所產生,夫妻雙方仍需共同承擔。
(二)共同財產制下的債務清償規定
共同財產制是一種夫妻雙方約定,將婚後取得的財產視為共同所有的制度。在這種制度下,夫妻各自的債務,原則上都需要以共同財產和各自的特有財產來清償。這對於夫妻之間的財務風險較高,因為雙方實質上承認對彼此的債務也負有一定責任。訂立共同財產制需要慎重考慮。
(三)分別財產制下的債務清償責任
分別財產制強調夫妻財產的獨立性,雙方婚後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。在這種制度下,夫妻各自對自己名下的債務負清償責任,通常不涉及另一方。這種制度保障了夫妻雙方財產的獨立性,但在日常家事債務方面,仍可能需要雙方共同承擔。
總的來說,選擇何種夫妻財產制,應根據雙方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而定。在決定之前,夫妻雙方應該對各種制度的利弊有充分了解,並慎重考慮對債務清償責任的影響,以確保婚姻生活的和諧穩定。
四、離婚時的夫妻債務處理
當夫妻決定走上離婚這條路時,除了情感上的糾葛,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面對,那就是如何處理婚姻期間所產生的債務。離婚不僅意味著夫妻關係的結束,也意味著財產和債務的重新分配。
依據民法規定,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,除了繼承或無償取得的財產以及慰撫金之外,都應該納入剩餘財產的範圍。在進行財產分配之前,必須先扣除夫妻共同負擔的債務。這些債務包括為維持家庭生 活所必需的費用,以及基於日常家務代理權所產生的債務。
(一)夫妻剩餘財產的計算與分配
在扣除債務之後,如果還有剩餘財產,則應該由夫妻雙方平均分配。這體現了民法對夫妻財產權益的保障。然而,如果平均分配的結果顯失公平,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,以兼顧雙方的權益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有兩個除斥期間:
- 自離婚之日起二年
- 自法定財產制消滅啟五年
如果超過這兩個期間才提出請求,可能會影響自身的權益。因此,在離婚後,夫妻雙方應該及時了解自己的權利,並採取相應的行動。
(二)如何避免承擔配偶債務的風險
對於許多夫妻來說,財產風險和債務風險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。為了避免承擔配偶債務,夫妻雙方應該採取一些預防措施,進行合理的財產規劃。
首先,夫妻應該慎重評估是否為對方的債務提供擔保,特別是連帶保證,因為這種方式的財產風險最高。其次,選擇適合自己財產狀況的夫妻財產制也很重要。共同財產制的風險較高,大多數人適用法定財產制或約定分別財產制,可以有效避免承擔對方的債務。
在日常生活中,夫妻應該注意區分各自的財產,盡量避免共同借貸。如果發現對方有負債情況,應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,以減少潛在的損失。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:
- 明確界定各自的財產範圍,避免混同
- 避免為對方的債務提供連帶保證
- 慎重考慮是否共同借 貸或為對方借款提供擔保
- 定期了解對方的財務狀況,及時發現潛在風險
- 必要時尋求法律專業人士的建議和幫助
夫妻債務連帶責任結論
透過瞭解夫妻債務的相關法律規定,夫妻雙方可以更好地保障自身權益。在面對債務問題時,提高風險意識十分重要。夫妻應該在婚前和婚後進行适当的財產規劃,選擇最適合自己情況的夫妻財產制。同時,在為對方的債務提供擔保時,也要慎重考慮可能面臨的風險。
一旦遇到債務糾紛,夫妻雙方應該善用法律管道來維護自己的權益。平時多學習一些與夫妻債務相關的法律知識,對處理問題大有幫助。此外,夫妻之間應該坦誠溝通財產事宜,共同商討解決方案,避免因債務問題影響婚姻關係。
婚姻是人生的重要決定,理解和妥善處理夫妻債務問題,是維繫美滿婚姻的關鍵。夫妻雙方應該攜手面對挑戰,以智慧和愛共築幸福的未來。
※網站聲明:
- 著作權由「喆律法律事務所」所有,非經正式書面授權,不得任意使用。
-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,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,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。
- 法令具時效性,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,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。

雷皓明律師
全國律師聯合會 個人會員代表
法律諮詢人數超過2,000人
輔仁大學法律學院 榮譽導師
商業周刊、工商時報專訪
關鍵評論網、東森新聞雲、法律百科專欄作家
法普類暢銷書《一不小心就被吉》作者

雷皓明律師
全國律師聯合會 個人會員代表
法律諮詢人數超過2,000人
輔仁大學法律學院 榮譽導師
商業周刊、工商時報專訪
關鍵評論網、東森新聞雲、法律百科專欄作家
法普類暢銷書《一不小心就被吉》作者

貞操權的法律規定是什麼?哪些行為算是侵害貞操權? - 85010
如果有人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的貞操權,就需要負起損害賠償的責任。即使受害者沒有實際的財產損失,也可以請求精神慰撫金。一般來說,犯了刑法上妨害性自主罪、性騷擾防治法上性騷擾行為,或是隱瞞已婚身分與他人性交等行為,都會構成侵害貞操權。

離婚律師推薦:服務.費用.免費諮詢!3分鐘評估家事訴訟 - 85010
離婚一定要請律師嗎?需要先進行離婚法律諮詢嗎?離婚律師推薦看這篇!離婚律師費用、服務內容與注意事項等通通有解!另提供1張離婚檢視表,讓你評估打離婚官司是否該找律師,有任何問題,文末還有免費離婚法律諮詢服務!

離婚協議書2025範本索取!3分鐘看懂離婚協議怎麼寫! - 85010
離婚協議書怎麼寫、有沒有離婚協議書範例參考?本文提供你專業律師審核的2025最新版離婚協議書檔案下載,讓你不再煩惱離婚協議書範本的效力。離婚律師還會告訴你離婚要注意什麼,並於文末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,歡迎使用!

離婚監護權怎麼分?不想撕破臉?律師告訴你共同監護權的缺點! - 85010
監護權是什麼?與撫養權差別為何?父母離婚孩子跟誰?後本文從監護權定義出發,助您區分監護權與扶養權間的差異,並提供共同監護權、未成年小孩監護權、離婚程序孩子權益等說明,為您解答孩子幾歲有選擇權、父母離婚孩子跟誰等疑惑,讓您爭取監護權不再焦頭爛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