喆律法律事務所
全台最多人使用的離婚法律服務
- 服務超過 108,956 人
- 全台 6 間分所,超過 40 位專業律師
- 商周、工商時報、ETtoday等知名媒體報導
由超過40名專精家事案件的律師和前新北、台中地院法官所組成的團隊,專門處理婚姻相關的法律問題!
離婚對小孩的影響都是負面?呱吉:父母離婚當下只有釋然! - 85010

雷皓明律師
2023-05-22 更新

呱吉從不避諱談父母離婚的過往,不過台灣還是不少夫妻即使婚姻不愉快,仍選擇隱忍或不放手,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孩子!但是不離婚對小孩的影響真的比較小?離婚律師帶你分析利弊!
前言
在傳統觀念裡,離婚對小孩的影響都是負面居多,但上班不要看的首腦呱吉(a.k.a台北市議員邱威傑)從不避諱談父母離婚的過往,他自覺算幸運,因為父母離婚並沒有對他造成太多傷害,反而還因「終於分開」而鬆口氣,因為雙親離婚前的爭吵讓他累積許多不滿情緒,還曾經鄙視過不敢反抗家父的母親,長大後才發現,自己能隨心所欲全都是母親替他擋住了家人、親戚的壓力,父母離異後其實母親對他依舊包容與寵溺,現在回想起來,心情漸漸轉為理解感謝,也慶幸父母各自都找到了另一段幸福。
不過在台灣還是不少夫妻即使婚姻不愉快,仍舊持續隱忍或寧願爭吵也不放手,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孩子!
勸和不勸離,亞洲「為孩子不離婚」的常見原因
由於在台灣,婚姻不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事,導致夫妻寧可隱忍,也不願正面解決問題或離婚,口口聲聲為孩子好,究竟都有什麼樣的顧慮?
-
社會壓力:根深柢固的舊觀念認為離婚是一種「失敗」,對女人尤為苛刻,單親家庭的孩子也常被貼上「窮苦弱勢、疏於管教、潛在問題兒童」的標籤,多少仍充斥刻板印象與歧見,街坊鄰里的閒言閒語更是對家長與孩子的另一種傷害。
-
經濟壓力:即使是雙薪家庭,離婚後由單親照料小孩的負擔確實較重,更何況如果是經濟收入較低(或零收入)的一方,生活品質難免會受到影響。
-
小孩心理健康:離婚的家長可能本身情緒就會受到影響,會數落另一半的不是,也擔心小孩會有被遺棄或是跟別人不一樣的感受,缺乏父親或母親關愛的孩子,可能也會有心理發展不健全的疑慮。
不離婚對小孩的影響真的比較小?
不離婚不代表婚姻問題就不存在,有些家庭傷害可能遠比父母離婚更讓孩子痛苦:
-
無止盡的爭吵冷戰:家庭的氣氛如果總是劍拔弩張,在無形中也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。
-
家暴的害怕驚擾:動手動腳傷的不只是和氣,也傷身傷心,長期處於驚嚇恐懼中,對孩子身心發展也會有不良影響。
-
夾心餅乾傳聲筒:美其名讓孩子當溝通的橋梁或潤滑劑,但其實就是雙親在躲避問題,不僅讓孩子為難,如果有選邊站的壓力,更會不小心壓垮孩子。
有研究(註一)指出,離婚對小孩的負面影響可能還沒有在「扭曲、不健康的家庭」中來得大!也有越來越多反思,不離婚是真為孩子好,還是拿孩子當擋箭牌?
我的家庭真可愛...假圓滿壓力更大!
從呱吉談得知父母離婚時的釋然,進一步思考,大人真的有考慮過小孩要的是什麼嗎?也許食衣住行育樂這些現實生活的考量很重要,也許外在的眼光與偏見都是原因,不過孩子要的可能不只是單純的溫飽供給,而是整個家庭的溫暖,也有不少雙親離婚、分居後衝突降低,孩子反而跟父母都保持良好互動的案例。
離不離婚只是一種家庭形式,婚姻與家庭的品質才是影響孩子重點!
選擇離婚,可以怎麼保障孩子?
決定要面對並解決婚姻問題有很多方式,其中一項是選擇離婚,為了把離婚對小孩的影響降至最低,建議「以孩子的利益為優先考量」。
-
盡量不要更動孩子的生活:不論是學校、住所或是生活習慣,盡量維持原樣,讓孩子保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感。
-
與孩子溝通,增加心理建設:透過溝通減少未知的不確定感,也能跟孩子討論、建立起最合適的相處模式,有助於更快適應新的家庭變動。
-
適當安撫:可以明確的告訴孩子,離婚是雙親共同決定,不是孩子的錯,父母雖然分開,但永遠會一直愛他。
-
不要情緒勒索:也許談離婚條件會引發一些紛爭,但大人之間的問題盡量不要加諸在小孩身上,也不要逼迫小孩做痛苦的選擇。